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我院广大青年学生切实感受我国成立70年来衡阳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变化,同时促进我院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特此我院全面落实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在团委书记张力老师和常务副书记范婷老师的带领下,8名学生深入衡阳工厂,体验调研建国以来衡阳老工厂的沧桑变化,为此开展衡阳老工厂的振兴与式微调研活动。
2019年8月15日上午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潜研驭梦团队来到衡阳工业博物馆,了解衡阳工业的历史演变、生产的系列产品及现如今衡阳工业发展的状况,感受衡阳工业的发展历程。
衡阳工业博物馆 摄影:吴潇
16日上午我院团队来到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三厂,在工人刘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冒着大雨参观了当时衡阳最大规模的冶炼。刘师傅向我们介绍了冶炼流程,讲述了当时冶炼厂的炼辉煌历史,但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最终停产。说起当时的三厂,从事三十多年冶炼工作的刘师傅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但看到如今的厂房刘师傅显得更加惋惜。目前冶炼厂正在维护中,成为了衡阳工业艺术博物馆。最后工人师傅带我们参观厂区中污水处理系统,讲述如何将厂区有毒的废水进行处理、排放,告诉了我们环境保护对工厂发展的重要性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同时希望我们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战。工人的话语让我院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工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我们要加强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工人师傅正在介绍冶炼流程 摄影:张力
污水处理装置 摄影:张力
17日上午我院团队走进了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四厂(停厂),厂区没有了机器嘈杂的运作声音,没有了工人忙碌的身影,只留下了化学药品腐蚀的痕迹和破陋不堪的厂房。看到了废弃的厂房大家心有感触,一起探讨起了如何处理厂房的滞留问题,同学们踊跃提出自己的想法,将停运的设备翻新利用,保护工业旧址打造成为工业艺术博物馆等方法。随后同学们向周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工厂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及产生的系列影响。
问周边居民询问情况 摄影:欧阳先锋
厂区发废弃遗址 摄影:张力
18日上午我院团队受邀来到水口山志辉冶炼厂。公司负责人朱总向我们介绍该公司的主要生产产品、企业文化。作为新兴的公司,讲述了他们的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的方法,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得到了负责人细致的回答。最后工人李师傅带领我们到生产车间,向我们详细阐述了电解铅的原理:在电解过程的进行中,阳极会逐渐溶解变薄,阴极则会因为金属铅的析出而逐渐变厚,阳极泥层的增厚会使槽电压变高,过高的槽电压会导致电化序在铅以下的杂质金属溶解,并在阴极析出得到更高纯度的铅,实际带领我们观看铅的提炼流程。进入车间我们看到了厂区环境的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工人井然有序的劳作,让同学切实感受到优秀企业的管理规范和工人良好的工作态度。
负责人朱总阐述公司具体情况 摄影:闫凯
工人师傅介绍电解原理 摄影:张力
工人师傅正在检查产品 摄影:张力
下午我院团队来到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和衡阳电厂,曾作为衡阳著名的产业,然而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逐渐退出舞台,当时的厂房依然存在,一砖一瓦,一条路走过无数次,但曾经的辉煌一去再也不复返。张力老师向我们讲述衡阳电厂的历史,衡阳电厂始建于1943年,1949曾在地下党的保护下躲过了白宗喜“空室清野”式的破坏。90年代,这里曾经是一时的国有单位,占地387亩,装有两台工各1000kw气轮发动机组。1958年扩建第3、4号发电机组,容量各2100kw。1958年新增第5、6号发电机组,容量各为1500kw。1958年、1961年、1969年又先后扩建7、8、9号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2万kw,总装机4.56万kw。1998年因产业调整关停。随着最后一台发电机组的关闭,电厂终于在国企改制的尘埃中黯然谢幕,仓库旁的铁路再也看不到运煤的火车,公共澡堂不再冒热腾腾的蒸汽。2013年衡阳市着手建设来雁新城,拆掉了大部分厂房。同学们不禁感慨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工业行业的产品升级转型、生产技术的竞争压力如此之大。从此,照亮衡阳近60年的衡阳电厂成了人们风尘的记忆。
拍摄地点: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李英杰
(
拍摄地点:衡阳电厂 摄影:闫凯
计划经济时期,衡阳老工业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崛起,是全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衡阳制造”久负盛名。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衡阳市的总产值占湖南省的28%,衡阳小拖、衡阳钢管、衡阳电缆等品牌曾经名震大江南北。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落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乏力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衡阳的经济发展,衡阳工业日将衰退。
四天的调研,我们回顾了衡阳老工业的发展历程,走进了曾经辉煌的工厂,而如今许多工业因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不复存在、物、能消耗大、成本高利润低、科学技术对生产缺乏渗透力等问题而止步发展。以至于衡阳城区内至今还存在一批大中型工业老厂,厂区内大多还保留着原厂原貌,存在景观设计理念落后、环境杂乱不堪、绿地比重过少、植被配置单一、生态调节薄、规划布局欠妥、后期发展短浅等问题。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不仅适用在动物上,这些工厂也是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大型工厂找了融资或转型,小型工厂只能合并抱团取暖。衡阳老工厂它的转型成功经验不仅对衡阳地区的工厂有帮助,更是对全国乃至全球的老工厂起一个关键指导性意义。改革开放起到如今,继续运转的老工厂寥寥无几,它们存在的意义更是中华历史的体现,因为有它们这么一批先驱慢慢摸索,才使得中国如此富饶强大。
今天振兴衡阳的老工厂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今日的衡阳要坚持“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工业精神奋起直追。在面对新形式下,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敢于创新,增强自身危机意识,重新创造衡阳的工业辉煌。